学科领域专家对教学实施的评价

课题组几位博士专家非常耐心聆听了三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并且给出了中肯而专业的评价与指导。

其中,老师指出,我的教学设计比较严谨,课堂预设到了许多细节,比如学生可能在问题设置上会怎么回答,可能提出什么质疑,以及中下阶段学生在本节课上可能会出现什么反应等都细致地考虑到了,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时候环节比较流畅,课堂调控也比较好,因为每个问题都做了推演和预设,教师在课堂上收放会比较自如。

其次,王博士指出,三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环节非常清晰,整个教学流程抓住了教学目标循序展开,三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清晰且层次非常明朗,前一个课时教学任务的实施为后一个课时作了良好的铺垫,三个课时呈现递进式特点,令人印象深刻。本次课程结合了精加略模式,以精读带略读,在阅读教学贯之以教学方法的指导,并利用书本上的知识点设置框架,进行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因材进行课堂练习,并以小组合作或者同位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分享,让学生在理解并归纳了文章的知识点之后进行方法梳理,最终学以致用,实现了整体性学习链中“获取-理解-纠错-运用”的统一性与连贯性,从而实现课堂的大输入与大输出,既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最后,几位专家老师指出,跨越式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为切入点,以构建跨越式的有效课堂为重点,以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为落脚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为语文课堂保驾护航。例如在第一课时中,我们把概括主要内容和课外阅读拓展作为本次课堂的一个突破点,让其成为第二课时的课文精讲提供支撑,而第二课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学习对文章表达特色的感悟以及语言文章的积累均在本课获得。在第二课时中使用视频来给学生进行直观教学,老师在一边旁白,很好地指引学生进入情境,有效使用了信息技术。第三课时在之前两节课上主要侧重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也是跨越式教学理念的核心之处。

当然,没有哪堂课会是尽善尽美的,此次教学活动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几位专家老师也提到,由于前两位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在调控课堂时我没有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而是将学生每一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预测在内,教师不能在课堂完全收放自如,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这也是需要我在日常教学中长期实践并总结的一点。

非常感谢几位博士专家的耐心聆听,他们的意见使我这个刚步入教师行业两年的新教师收获了许多,同时也让我明白,只有不断促使自己深入钻研文本,提高教学技能,完善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综合素养,才能使自己在教学领域精益求精,为更多的学生服务。